导航菜单

佛书金刚经念诵:剩下的时间属于心灵…

1、众生由于内心的污染而污染,众生透过内心的净化而净化。南传《相应部》Ⅲ,P。D。S版

2、爱情没有成败,只是索债和还债,在索还之间感悟人生。

3、(佛说人生)喜悦并非行善的报酬,而是行善本身。向往安祥的境界,就要试着不将任何赞誉。毁谤存放在心上。人越是接近真理,就越能包容别人。过度执着的人,即使遇到了真理,也得不到任何启示。能知足便是富,能求退便是贵。任你费尽口舌,也抵不过一瞬间的沉默。

4、(佛心禅语)知足常足,终身不辱。知止常止,终身不耻。

5、(天天禅语)对己,修正行为;对外,付出良能。

6、(心灵禅语)地位非常低下的,人会有非常高的智慧。

7、人应常静思反省,以拨开心灵的洄澜,发掘智慧的泉源。则世出世间无一事不通,无一物不解。

8、人生三分之一时间在休息,三分之一时间在工作,三分之一时间在等待。剩下的时间属于心灵,虽然很少,但是最珍贵。

9、出去走走,这个世界能给你的,往往能比我们一直乱想的东西还多。人生的一切痛苦,都来源于自己的内心。心存善良,世界就会变得美好;心若坚强,生命就会有力量;心若有归宿,日子便会馨香;心若随缘,便无烦恼生成;心若超脱,便会淡然;心若感恩,幸福就会来临;心若有禅意,人生则豁然开朗。

佛书金刚经念诵

10、言说别施行,真实离名字,分别应初业,修行示真实。真实自悟处,觉想所觉离。《楞伽经》卷一

11、(天天禅语)把握时间,珍惜空间;人与人之间要感恩。尊重。爱。

12、身在其中的众生,完成心灵的净化,自发自觉地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,才是应循之道。

13、法界一相,系缘法界,是名一行三昧。《文殊说般若经》

14、心要像明月一样,有水就有月;心也要像天空一样,云开见青天。

15、孟子说过:“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。”现在我们的社会上,特别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大多是推崇享乐型,他们鄙视“忧患”地生活,仅仅希望有安逸的环境。可是,有了生路,有了安逸,人们却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。

16、报应真的会发生吗?佛日:善恶之事,自由心作。祸福由人,如影追形,响之应声。一《佛说阿难分别经》

17、我们要争取做第三种人,做到提放自如,但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18、(佛心禅语)生活需要规范,但又不可以把自己变成规范的奴隶;因为死守着规范,就不能解决新的问题。有时候,为了达到某种目的,可以采取违反常规的方法,重要的是先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标准。

佛书金刚经念诵

19、不破本参不入山,不到重关不闭关。直至山穷水尽处,逍遥法界任西东。

20、如来藏不老不死。无量无边。不生不灭。不常不断。《大宝积经》卷三十二,出现光明会

21、(佛心禅语)报缘虚幻,不可强为。浮世几何,随家丰俭。苦乐逆顺,道在其中:动静寒温,自愧自悔。(佛眼禅师)

22、《了凡四训》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,以此来教诫他的儿子袁天启,认识命运的真相,明辨善恶的标准,从而改过迁善。他以亲身经历阐释知命改命的法则,让世人通晓命运的因果轮回,明了命自我立。福自我求的自然规律。

23、回顾文字可载的几千年历史,人类经历过战争。贫穷。瘟疫及无数的自然灾害,但却没有像现在这样,在大多数国家经济飞速发展,物质高度丰盛,科技超前发达的情况下,人类的内心却无比的恐慌与忐忑。

24、心导世间。(古印度)尊者众贤《阿毗达摩顺正理论》卷七

25、面对美食,心说不可多食,口还在忙个不停。凡夫对自己的约束是无力的,若是弥陀的约束就有力。

26、实义者,所谓不虚妄,即真如也。此法自内所证,非有文字能施设之。《大乘宝雨经》卷五

27、抛弃所得,无所执着,甚至也不依赖知识;不追随宗教团体,甚至也不采纳任何观点。不制造任何观点,不推崇任何观点,不接受万物,不依赖德行戒行,这样的婆罗门走向彼岸,不再返回。《经集》第四品,第五章《至高八颂经》

佛书金刚经念诵

28、我们怎么来感恩呢?就是要尽己所能来奉献自己的一切。

29、(佛心禅语)所谓“方生方死”,是说我们生的起点,也正衔接着死的那一刹那,这两个点是可以重叠的。——耕云先生

30、(破迷)迷,就是失去方向。如果能在迷惑处豁然开朗,能保持清醒的头脑,静心破迷而不慌乱,就是智慧。

31、(佛心禅语)我本求心心自持,求心不得待心知。佛性不从心外得,心生便是罪时生。我本求心不求佛,了知三界空无物,欲求佛,但求心,只这心心心是佛。——《少室六门》

32、菩萨所行不求恩报,受恩之处常思反报。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二,义菩萨心坚固品

33、唯一能形容慈悲的状态便是如虚空——空与一切万物兼容不冲突,包容万物,支撑万物。佛是空王,也是慈悲王。

34、慈悲的本意,在于你深知整个世界都是你的一部分,不是其他,不是分割的,是统一的。当你抱怨,没有其他人会真正受影响,而你是唯一真正听到你的抱怨的!你所给予的,即是你所受的。

35、人有了慈悲之心,也就懂得了感恩。人生如寄,我们的生命是借来的,迟早要还回去。感恩是人的本性。

36、种种修行之法门,只是治病之药。病愈之时,若还吃药不止,反成大病。无病亦无药,才是真正健康人;无魔亦无佛。无烦恼亦无菩提,才是真正参禅明心之人。

相关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