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菜单

父母恩情重难报备父母恩情你一辈子也还不清!

1、现在遭受种种的不如意,是过去无明所造的业,我们千万不要因为现在的不如意而再造身口意业。学佛就是学习不再造恶业,以免未来再遭受果报。

2、大地中不知多久以前就埋了种子,各种不同的种子在不同的季节中生长。大地的土地就如同人的心地,烦恼就如同种子,所有的烦恼,因缘成熟时即会现前。我们常说凡夫心很狭窄,只有遇到和他投缘的人,他的心量才会放宽,愿意为对方付出,但这不是彻底的慈悲,因为他的付出因人而异,还对某些人不能容纳,对某些人斤斤计较;当他对某个人无法投缘对机时,烦恼就会现前,心中的无明草就长出来了。

3、总而言之,必须时时照顾好我们心地的种子。心地的杂草不要让它长出来;要避免心地长杂草,就必须去掉烦恼,烦恼的种子如果拔除了,自然心地就是一片清净油绿,如此才是真正不违如来圣教。

4、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,何况是听经说法呢?话已说完,听的人又已明白,当然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向佛陀顶礼,而后退席。

5、要发挥良能,需要教育,教育分两种,一种是世间法,一种是出世间法。

父母恩情重难报备父母恩情你一辈子也还不清!

6、博士买了一只驴子,竟然写了三大张的内容。卖主不识字,把这些内容拿去请一位商人看,商人看了,发现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我付给你多少钱。你的驴子我牵回去等字句,尽是写些卖主为什么要卖,博士为什么需要买之类的文字。

7、众生最可怜的就是生活于颠倒。烦恼之中,因此佛陀放弃名利地位,以身作则,教人们不要贪。不要斗,要看清人生本来就是无常的,这是一种以身作则的教育。甚至他现比丘相让我们了解,人生就是因为一分痴迷情爱,所以常常过着愚痴懵懂的生活,永远堕落在六道的漩涡当中;佛陀视怨亲皆平等,辞亲割爱现出家相以度众生,这也是佛陀用自身来教育我们。

8、有个故事说:有位满腹学问的博士买了一只驴子,付了钱之后,突然想到不妥当:现在我付钱给他,万一有一天我把驴子牵回去之后,他又要来把它带回去,那我岂不是一点保障都没有?因此他向卖驴子的人说:我们应该来立个契约,证明你收钱。我牵驴。卖主听了认为有理,就对他说:好吧!可是我不认识字,就由你写吧!

9、这种比赛不管对方是伤是死,只要是赢方,就是英雄。

10、如来的教育是这么超然,我们应该拳拳服膺,除了报师长之恩外,还要报三宝恩,如果没有三宝引导,我们的心就无法解脱,只不过在社会上学到功利竞争,无法启发我们的良知,真正发挥良能,所以我们还要报三宝恩。

父母恩情重难报备父母恩情你一辈子也还不清!

11、学佛的人应自我警惕:把大地当成心地,土地上的杂草我们都要拔除了,何况是心中的草呢?地上的草你不去拔,还会有其他人去拔;但心地的无明草自己不拔除,则无人可以代劳。所以我们应该好好反观自省,拔除自己的心草,我们烦恼的种子就像大地中隐藏的杂草种子,修行无非就是在拔除自己心中的无明草。

12、其实修行并不困难,难的是不肯痛下决心戒除习气,以为今天错了,明天不要错就好,明天犯错了,后天不犯就好日复一日,永远还有犯错的时候,所以凡夫永远都没办法成圣成贤。

13、世间法如现在所办理的学校教育,聘请老师来教授生活上的学识技能及培养人们知恩知礼的常识,但现在的社会,有很多老师在教育孩子时都会教他们要有爱心,要孝顺父母,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占为已有这些道理他都会说,可是却不一定能以身作则。所以社会教育会有偏差,很重要的因素之一,是因为教人者无法教育自己。

14、凡夫之所以造业,都是因为一念心。佛陀出现在人间,就是要调伏众生的凡夫心,不过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得一善法而拳拳服膺呢?又有几个人听完话后,能感动得彻底改过?改过之后,又有多少人能长久维持当初那一念感动?

15、这时候除了比丘。比丘尼。优婆塞。优婆夷等佛的四众弟子外,还有在场的天龙八部。人。非人等,听完了佛陀所说的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后,都很欢喜,立誓立愿要按照佛陀的教法去实行,他们欢喜立愿之后就作礼而退。

父母恩情重难报备父母恩情你一辈子也还不清!

16、尽未来际,宁碎此身,犹如微尘,经百千劫这样长久的时间。这样坚决的志愿,绝对不会半途而废。

17、结语众生皆我父母眷属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到此全部结束,希望大家在听闻此经后,能及时把握因缘孝敬父母,为人子女者要避免子欲养而亲不待,应及时孝顺父母;并且要发挥大孝视普天之下老者皆如我父母,年纪相当的就像自己的兄弟姊妹,年幼者如同自己的子女。

18、我们学佛,一定要学到不贰过,凡夫犯错是难免的,因为我们已经把所有的烦恼布满心地。

19、大家必须知道,今生此世和我们相处在一起的人,都在过去无量劫当中与我们互为父母。子女,现在我们对人人好,也就是在对人人行孝道,任何一个对象,都可能是我们过去生中的父母,也可能是未来生中的父母,所以我们要好好广结善缘,抱持这分孝敬所有天下众生的心念。不管是出家或在家,孝道同样是不可抹灭的啊!

20、他们一上场,刹帝利就向婆罗门低声说:请你稍微礼让我一些,如果我胜利了,我会重金报答你。婆罗门认为礼让一些也没有什么关系,何况又有重金要礼谢。因此正当打斗到最紧要关头时,婆罗门真的礼让一些,因此两人打成平手,都获得了国王的奖赏。

相关推荐: